2024 年科研工作的心得体会
我的科研旅程始于 2020 年,那时我刚刚迈入科研的大门。到了 2024 年,我已经是研一,并在这一年里申请硕转博。回顾这四年的历程,虽然不能说是一路顺风,但也没有让我感到痛苦。事实上,科研工作对我而言并非折磨,相反,我非常习惯且享受科研工作的「弹性」节奏。
2023 到 2024 年,是一个全新的起点(读研),同时也是一个矛盾交织的阶段——这是我最勤奋的一年,也是我最懒惰的一年。说勤奋,是因为我在学习新技能、新方法、新理念上投入了大量时间;说懒惰,是因为我几乎完全放弃了运动,甚至对写论文也提不起太多热情。2024 年也不完全是白混一年,主要进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:
- 发表四篇中文论文(三篇来自项目约稿,每篇也就几千字的小报告,一篇为以前的工作在 CSSCI 索引期刊发表),一篇英文论文(EI 索引,会议投稿);
- 申请两项软件著作权(应导师国自科的解题需要,丰富下成果,很快的手搓了两个);
- 获得两个学术奖励(两个会议的「最佳论文」,有个还是战略院认定的重要会议,虽然很水);
- 参与了六七个课题(基本都是作为研究骨干,写了一大堆东西,但都没啥难度,占用时间也不是特别多,但写完课题的东西我就懒得在写论文了);
- 应老师要求帮助同门修订了一篇中文论文(帮别人改论文比自己写还痛苦,CSSCI 索引期刊,但把我名字挂到二作了);
- 一篇拖延半年、拼凑而成的英文论文投稿,因多次被拒而年底返工再投(两项工作整合而成,其中一个工作我都不知道他干啥的,所以一直不想写);
- 还有一项正在进行的工作,但步子迈得太大,推进缓慢(主要是懒)。
这一年我的游戏生活非常丰富,占据了大约一半时间——玩游戏(铲铲铲)、折腾各种小玩意儿(i love coding),重心并不在科研工作上,浪费了很多时间。但即使如此,经过几年的科研训练、实践和反思,我对科研工作的认识与理解逐渐加深,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心得。
科研的起点:拥抱尝试与不完美
科研的初步阶段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挑战,它的魅力不在于完美无缺的开局,在于探索从无到有的过程。面对「完美主义倾向」的束缚,我逐渐意识到,科学探索的最大敌人是停滞不前,而非不完美的尝试。初稿的粗略构思、实验中的反复试错,甚至是一些看似无序的灵感记录,都可能成为未来创新的重要基础。每一个不完美的开始都是一种积累,每一次尝试都是打破「空白」的关键。这种思维方式的重塑,让我学会接受「不完美」的起点,并通过不断打磨与实践实现突破。
科研的实践路径:体系化与流程化
科研的复杂性与冗长性,往往让人深陷琐碎和混乱之中。有效的科研实践不仅依赖个人智慧与创造,更需要体系化的工具整合与流程化的思维方式,以此应对科研过程中海量信息与多线程任务的挑战。研究生入学后,我逐步实现了科研工作的技术优化和流程再造,构建了一套适应多种场景的工具协同体系,以应对不同任务的挑战。
工具与技术体系的搭建
-
面向高性能计算与科学编程,在 Python/Matlab/R/C 语言的基础上,拓展学习了 Julia 语言,利用其在数值计算与性能优化方面的天然优势,尝试解决大规模数据计算中的效率瓶颈,为后续实验提供更高效的支撑。
-
面向前端开发与绘图展示,掌握了 JavaScript/TypeScript,并基于 Jekyll 框架搭建了个人学术主页,系统化地展示了研究成果与学术内容。
-
面向文档处理与排版美化,掌握了 LaTeX 与 Typst,通过高度自动化与模板化的排版流程,进一步提升了学术写作的规范性与美观性。
-
面向开发环境与工具流的整合,基于 WSL/Docker 搭建了跨平台的开发环境,实现了 Windows 与 Linux 系统间的无缝切换,提升了开发流程的一致性与连贯性。
-
面向知识管理与大模型应用,建立了结构化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,对实验笔记、文献资料与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归纳,实现了信息的高效检索与知识网络构建。结合大模型,在文献总结、代码调试与写作优化等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效率提升。
流程化思维的形成
科研不仅是一种灵感驱动的活动,更需要系统规划与阶段性目标的引导。我逐渐意识到,自顶向下的科研规划能够避免漫无目的的盲目尝试,让每个阶段都有条不紊地推进。在此过程中,从数据收集到实验设计、从文献阅读到成果输出,我都力求形成统一的工作流,实现了高效、精准的任务管理。
科研中的个人成长:积累与协同
灵感的捕捉与积累。灵感常在不经意间闪现,若不及时记录、深化,便可能错失许多重要机会。每当新的想法产生时,我都会及时记录并围绕其进行思考,即便简单粗略也不放弃深化。这些微小的积累,如同拼图般,在未来某一时刻可能形成完整的科研蓝图。科研需要长期的建设与积累,点滴努力终将汇聚成突破的契机
团队协作的价值。团队是科研的重要支撑。一个好的科研团队不仅能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持,更能激发个人潜力。在研究生阶段,我深刻体会到,科研的高度离不开协同的广度。团队成员的互相支撑与合作,让我逐渐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协作。我在与团队伙伴的合作中学会了倾听与分享,理解了如何基于各自的专长分工合作,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。科研需要不断与同行、导师以及跨学科研究者进行高质量的交流。在这个过程中,接受批评与反馈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。开放的态度让我学会接纳他人的意见,找到自身研究的不足,并通过互相启发,不断完善和拓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。
科研的关键:面向科学问题的探索与解决
科学的进步始于对问题的敏锐洞察。科学研究总是围绕着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。但科研的核心并非简单地「做题」,而是敢于质疑现有认知,揭示未解的关键问题。现代科学发展已进入深度细分的时代,表面看似成熟的领域往往隐藏着新的挑战与机会。我逐渐认识到,提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问题,往往比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更具意义。科学的突破源自对问题的独特视角与深刻理解,而非仅仅追求标准答案。这不仅关乎科学发现的深度,更决定了研究的原创性和前瞻性。在实践中,我时常反思:当前领域的痛点在哪里?现有的理论与方法是否存在局限?未来的方向该如何突破?带着这些问题,通过系统回顾文献、深入梳理学科发展脉络,逐步厘清了本领域未被充分研究的空白地带,为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切入点。
解决科学问题在于方法与路径的创新。在科研实践中,我逐渐认识到,创新不仅存在于理论方法的建构,还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路径上。不同学科的方法论与工具体系之间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可以彼此借鉴、融会贯通。不同学科发展中积累的工具与方法,常常能够为其他领域提供新的解决思路。许多前沿科学问题都位于学科交汇处,而交叉学科的研究往往孕育着新的突破。这种跨学科的实践不仅能够促进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,还能催生更多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。唯有秉持开放与跨学科的视野,才能从现象中捕捉问题,在复杂的问题中寻找到突破的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