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表达欲在递减

近年,我的表达欲在递减。体现在微信朋友圈的是,从 2020 年的 12 条动态,到 2021 年和 2022 年的每年 6 条,2023 年略有回升至 10 条。体现在博客中的是,2020 年发表了 30 多篇编程笔记和算法文章,吸引了近千名粉丝。2021 年发布了十几篇关于模型算法的文章。然而,2022 年和 2023 年无任何更新。

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,我发现自己的表达欲在减弱。我常感觉自己像个旁观者,难以真正投入周遭的事。曾经令我兴奋的事物,似乎成为生活日常。这种淡漠感让我困惑,但并非对生活失去热情。成就带来的激动感也仍存在,只是持续时间变短。我开始思考这种心理变化的本质。

对内容质量的担忧

过去收集的见解,在几年后常显得过时,这让我担心自己的内容也会如此。为避免这种情况,我倾向于写一些基础理论或技术性内容。然而,我更多地是在收集而非表达。我希望表现得学识渊博,却又觉得自己的知识和阅历有限,难以深入探讨。尽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,但这些经验往往只适用于特定条件和环境。

我对分享笔记或编写教程感到忐忑。一方面,回顾我过去发布的笔记内容,发现它们大多内容浅显,质量不高,直接阅读官方文档或许更有效。另一方面觉得教程的技术含量不足。尽管如此,在发布前我仍会仔细审核,查阅大量资料,努力使内容更加丰富全面。这种追求表面全面的做法,也使我难以深入探讨问题。我曾阅读一些技术专家的文章,他们可以根据针对一个具体的小问题给出多样化的解决思路,同时详细分析不同技术的优劣;或以独到的视角给出深入且精辟的见解,常常能启发读者,给某一问题带来深刻的科学理解和启示。而我往往难以跳脱出已有内容,我不希望读者看到我的内容后,感受仅是「吧啦吧啦写了一大堆,就这啊。」

此外,我对”一致性”的执着也成为了一种负担。我希望我的写作都遵循一定范式,习惯于为文章设定明确的段落和标题,整理内容以清晰地呈现思路,标记出重要信息并给出参考来源以便读者阅读。但这种做法反而成为了一种额外的负担,让我不断质疑:我真的想要这样的写作吗?我到底是写给谁看?虽然我内心渴望自由地写作,但总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约束,不敢完全放开手脚。这大概也是近两年我不再将自己写的内容上传到公共平台上原因。

怕「不被理解」

除了前述因素,我常常担心自己的观点发布后」不被理解「。我看了很多,思考了很多,我发现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关注点经常与周围人有所不同,但我更倾向于通过阅读寻找共鸣,而不是主动表达。有时也想分享这些想法,但我不明确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否能够支撑我去充分合理的表达,这让我有些力不从心。久而久之,这种感觉逐渐让我失去了表达的欲望。

不断地表达和分享,其实是一种筛选过程,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找到与自己灵魂相似的人。如果我们停止了表达和分享,可能有两种原因:要么是已经绝望,不再期待能遇到这样的人;要么是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归属。对于我来说,我并不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那样的人。

缺乏分享的心态

我逐渐远离了分享的心态。在雁栖湖的某个傍晚,我被夕阳景象吸引。虽然拍下了照片,但我并没有想法去发到朋友圈,或者发给某个群,某个人。这与我高中时期和刚上大学时的心态相反,这让我感到困惑。

人格特征

之前常听到到别人讨论性格分类,比如将自己划分为 I 人(内向型)或 E 人(外向型)。于是某天我也决定花点时间来测试一下自己的性格,结果显示我属于「INTP-A / 逻辑学家」。

INTP-A 中的「A」代表 Assertive(自信的)。这个后缀反映了一种相对稳定、自信和自我驱动的态度,这与 INTP-T(Turbulent,动荡的)形成对比。INTP-A 类型的人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通常表现出更加平静和自信的态度。他们倾向于对自己的能力和决策过程有更高的自信,不太受外界评价的干扰。这种个性类型也倾向于高度分析和批判,有时会导致决策过程显得过于复杂和缓慢。他们在面对需要快速反应的情况时可能表现得不那么果断。这样的性格特征在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得非常明显,尤其是在需要做出重要决策或在社交场合中。

我对这种标签持怀疑态度,不太愿意接受这种将复杂的个体性格归纳为几个字母的方式。但也许它们并不是将人简单地框定在某个模式中,而是提供了一种自我认识和理解的工具,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。